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扣自治区党委、银川市委具体安排部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通起来,以“三个实实在在”一体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扽紧理论学习的“线”,在入脑入心入行上下功夫。坚持党组带头学,局党组以上率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了5次理论中心组学习、3批次读书班、10次专题党课,处级领导制定个人学习计划9份。坚持支部跟进学,各党支部按照支部“第一主题”,党员学习“第一内容”要求,依托“三会一课”、党员干部大会集中学习等方式先后开展理论学习交流研讨30余次,针对离退休党员开展送学上门8次,覆盖人数9人次。坚持多种形式学,组织开展支部书记轮训2批22人次,党员轮训2批134人次,支部书记讲党课10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讲党课10次,组织110名党员聆听“感恩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领导干部示范宣讲会,134名党员观看“沿着总书记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专题片。
二是把准调查研究的“脉”,在求深求实求准上做文章。聚焦大气污染源头、再生水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处置等生态环境攻坚领域,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开展调研课题6个(含正面案例、反面案例各1个)。通过开展组团式、联合式、“四不两直”等21批次调研,把现实情况摸清摸透、把问题矛盾找准找全、把形势机遇理通理顺、把对策措施提准提实,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6篇,发现问题15个,制定措施18条,阶段性解决14个,切实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深化。
三是抓住推动发展的“魂”,在愿为敢为善为上见成效。扎实开展“四下基层”,发现问题32个,制定措施35条,目前均已整改完毕,切实推动金凤区良田镇兴源村南侧堆存建筑垃圾问题、兴庆区第五污水处理厂西侧异味扰民问题等关乎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切身利益的烦心事操心事忧心事得到有效解决。持续推进“为民办实事”,列出任务9项,目前已创建“无废细胞”100个,完成244个入黄排污口的整治,化解信访积案解决合理诉求580件,持续以“三个实实在在”开展好主题教育促进各项中心工作向纵深推进。切实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各党支部开展党员承诺践诺134人次,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38次,形成成果46个,开展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活动41次,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2个,开展建言献策14批次,听取建议数35条,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效。
四是出实检视整改的“招”,在边学边查边改上求突破。深入检视问题,通过深化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在“查、测、溯、治、管”五个方面下功夫,全面抓好检视问题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治244个,整治率88.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2条黄河支流、3个重点湖泊、11条主要排水沟沿线排污口延伸排查,纳入排查清单排污口545个,正在开展的监测溯源按照自治区进度有序推进。已编制完成灵武东沟等8条河流的“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并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各党支部检视问题短板17个,提出整改措施31项,目前均已整改。
五是织密建章立制的“网”,在管用爱用受用上花心思。运用建章立制固化调查研究成果,针对建筑垃圾末端处置监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联合市政管理局、综合执法局、自然资源局出台《银川市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实施方案》;针对缺乏VOCs排放量的核算方法的问题,按照《自治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前期银川市排污权改革工作实际,制定《银川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核算办法》,进一步填补制度机制漏洞。制定《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深化‘五型’模范机关建设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风整肃和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切实强化作风建设,加快锻造一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生态环境铁军队伍。
供稿: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