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牛进频到国控断面和入黄口、大气超级站、宝湖中路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等点位和市生态环境监测站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各站点运行保障情况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牛进频实地察看了国控平罗黄河大桥断面、北大沟入黄口断面和国控银古公路桥断面,详细了解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实时监测数据、采水设备以及主要污染物指标达标等情况,强调要紧盯国控、区控断面水质考核目标,特别是北大沟等直接入黄排水沟水质改善,加大重点排水沟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平罗黄河大桥采水设备改造,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坚决守牢黄河生态保护红线。
在黄河东路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井,牛进频认真听取监测井点位布设、建设标准、氨氮和硫化物等关键参数变化趋势,要求严格遵循监测技术规范,确保监测出的数据真实可靠。
在大气超级站,牛进频详细了解相关组分监测对PM2.5溯源的重要作用、激光雷达监测设备测量精度、日常设备巡检、数据校准等工作细节。强调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绷紧“精准”这根弦,认真做好设备维护和数据校验,为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在宝湖中路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牛进频详细了解站点噪声监测频次、数据采集与传输稳定性、设备日常维护周期、故障排查流程等情况,要求定期开展监测设备维护校准,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与数据传输情况;加强噪声监测数据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区域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持续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
在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牛进频详细了解实验室部分设备运行情况、实验操作流程、质量控制落实等情况,强调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支撑环境执法监督、保障公众环境权益的科学依据,监测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技术规范与操作标准,把好监测数据质量关,为精准研判环境形势、科学实施环境管理、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座谈会上,牛进频听取了市生态环境监测站2025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对取得的工作成绩进行了肯定,并就如何更好发挥环境监测“顶梁柱”和“生命线”作用提出具体要求。
牛进频强调,当前,银川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窗口期。新形势、新任务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要聚焦监测网络覆盖面和完善度不够全面,监测数据深度分析不够精准,新污染物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短板弱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效。
牛进频要求,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数据质量“防火墙”。
要深刻认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是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严肃的法律问题。必须坚守数据质量底线,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坚决杜绝数据造假和人为干扰。让每一组数据都经得起考验,切实维护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要聚焦精准治污,当好环境管理“千里眼”。紧密围绕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核心任务,特别是围绕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水环境流域治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重点难点问题,优化监测网络布局,拓展监测指标领域;加强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趋势研判,对污染来源、成因和传输规律了解透彻,为精准溯源、精准施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要着眼能力提升,锻造生态环保“尖兵”队伍。加大技术创新和装备投入力度,积极应用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监测水平。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专业化监测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测得准。要强化服务意识,搭建公众参与“连心桥”。环境监测数据不仅是政府决策的依据,也是公众了解环境状况、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窗口,要依法做好环境质量信息的公开和解读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加强监测设施对公众开放力度,让更多公众了解参与支持环保工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好监测数据背后的环境故事,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强化党建引领,绷紧纪律规矩“高压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学习,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引导干部职工严守规矩、不越底线。要强化年轻干部培养管理,主动为年轻干部教思路、传方法、压担子、搭平台,通过实践锻炼加速其成长成才,锻造一支能担重任的青年监测骨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