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强化统计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治统计造假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求生态环境系统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性和防治统计造假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牢牢守住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为高质量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生态环境部门力量。组织干部参加银川市领导干部统计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以及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深对统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依法统计的自觉性。
二、 严把审核关口,确保数据质量。
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要求统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和生态环境排放源统计技术规范,规范开展统计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组织开展环境统计年报集中会审,运用同比分析、环比分析、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等多种审核方法,严格审核统计报表的填报范围、指标口径、计算方法等,加强对数据的逻辑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对于重点指标和数据波动较大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确保数据质量。
三、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组织系统各科室、各单位开展清理纠正违反统计法精神文件和做法相关工作,经排查,未发现“把统计机构作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单位、要求下级机构或调查对象按照指定数值填报数据、调用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数据作为各项评比表彰和资格认定依据”等方面的文件和做法。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起草制定《银川市生态环境局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度》,明确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科室、各单位负责人以及统计人员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中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干预统计工作、统计数据造假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深化统计宣传,多途径公开并重。
拓展多途径宣传渠道,结合线上线下场景,通过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普及统计知识、解读数据热点,让统计信息触达更广泛群体。规范依申请公开服务,明确统计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流程、范围和时限,简化申请环节,及时回应公众对环境统计数据的合理需求,以公开透明提升统计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下一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将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持续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统计法治意识和业务能力。强化统计审核把关,加大数据质量核查力度,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进一步丰富统计宣传内容和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统计工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