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全面掌握银川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近期,银川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配合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开展2025年银川市黄河流域国控断面水生态监测工作,通过“实战练兵”有效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在采样过程中,市站监测人员积极主动参与监测点位大型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采样和分拣工作,现场学习水生态监测项目所需器具及采样工具校验、水生态样品采集、样品保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规程,并熟练掌握监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通过“手把手”教学和“沉浸式”实践,监测人员不仅显著提升了专业实操能力,更为构建常态化监测体系奠定坚实技术基础,有力推动水生态监测工作。
今年以来,银川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主动适应生态环境监管的新需求,紧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谋划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着力补足水生态监测存在的短板,持续提升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一是强基固本,补齐短板。在打造水生态监测实验室的基础上,逐步配套彼得生采泥器、浮游动植物网等采样工具,及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等实验室鉴别设备,补足监测设备硬实力;二是勤学增智,强技储能。具体监测人员也考取采样及实验室分析上岗证,购买《中国动物志》《中国淡水藻志》等学习参考书,定期组织监测人员集中学习,为后续水生态监测工作开展储备技术力量。三是积极拓展,定点立库。今年来,我站首次自行开展除国控点位外,拓展新点位的水生态现场监测工作,通过现场勘探,调查河段特征、底质情况等生境参数,自学大型底栖动物、浮游藻类样品鉴定分类,不断增强监测人员鉴定水平,逐步构建我市地表水水生态监测点位和水生生物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