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牢牢把握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这一民生工程,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作为保障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格监管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切实筑牢土壤环境安全防线,持续优化城市生态品质。
健全协同机制,严控用地安全。建立与辖区、自然资源部门和审批管理部门的协同监管机制,充分利用国家信息平台,动态更新、共享地块数据。按照“提前介入、提前调查、提前防范”原则,对未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重点建设用地,一律不予办理地块出让或者划拨手续,长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严把评审质量,优化监管服务。为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生态环境部门会同自然资源部门严格实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评审制度,组织专家对重点地块调查报告开展技术审查,出具明确修改意见。对未通过评审的地块实行快速复评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并及时将评审结果上传至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强化地块监管,严控污染风险。基层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调查工作,包括前期走访、资料收集、取样检测等环节,积极协调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对土壤污染质量控制采样方案开展质量抽查,重点核查采样布点、深度及检测项目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复核监督改正。
下一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将以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为导向,扎实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着力打通环境保护与监管的“最后一公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生态基础,全力守护人民群众“住得安心”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