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部署开展“找问题、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专项行动以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迅速行动,将信访投诉的受办理工作作为检验作风建设的试金石。通过构建责任体系、创新共建模式、完善协作机制,全力破解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难题,用实际行动书写生态惠民答卷。
明晰责任,立场在一线站稳。逐步建立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各分局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工作负总责;市支队召开提升信访投诉事项办理质效会议信访投诉工作推进会,创新实施信访事项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每两周汇总“问题清单”,每月召开调度例会,对重复投诉和不满意件实行台账化管理,提示各县区级大队负责人信访投诉存在问题和目标差距,共同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提升工作精细化水平。有效推动信访投诉工作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治理”转变。
实地攻坚,作风在一线锤炼。市支队将办公室搬到一线,开展“实地帮扶+现场办公”,3月份以来,联合辖区分局信访办件人员到实地帮扶指导化解问题共10家次,对异味扰民等突出问题实施精准整治,针对兴庆区某保温材料发泡厂异味扰民反弹问题,市县两级执法人员现场查实其超范围使用原材料,立即责令其停止加工,立即整改;同时协调昆仑建材市场商管做好后续规范管理。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群众不满意不收兵”。
研判协作,机制在一线搭建。面对机动车的检测问题和咨询量激增的新情况,市支队创新工作方法,与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立舆情联动机制。通过提前梳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预判投诉热点、制定解答模板,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这种“未诉先办”的工作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重复投诉率,更将生态环境治理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为信访投诉注入智慧化动能。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正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信访无小事”的使命感,持续深化“找问题、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专项行动。通过进一步优化信访投诉办理流程、强化跟踪问效、完善长效机制,让群众在烦心事的妥善解决中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