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夏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西夏区水生态综合治理情况开展专项视察,重点视察辖区犀牛湖水生态治理、镇北堡镇人工湿地暨生活污水综合循环利用等西夏区重点水生态及污水治理项目,并对陈家圈沟、四清沟等重点沟道水环境治理情况进行现场视察指导,西夏区政府、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陪同视察。
犀牛湖畔,生态新颜展画卷。犀牛湖为闭口型湖泊,自黄河水不能作为湖域补水水源后,该湖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水体流动性差等问题。为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犀牛湖水生态治理项目。该项目通过生态修复、植物种植修复及生态基质净化修复方式构建生态表流湿地,缓解犀牛湖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湖域生态面貌,促进犀牛湖水生态健康发展。待项目完成后,能有效改善犀牛湖水质,削减农田退水污染物,减轻对下游水质的影响。代表们认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项目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后期管理,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镇北堡镇,湿地循环焕活力。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镇北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实施镇北堡镇人工湿地暨生活污水综合循环利用项目。该项目采用“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组合处理工艺,净化后的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景观补水等,实现了生活污水的综合循环利用。不仅解决镇北堡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还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代表们建议,后续要加强对人工湿地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沟道治理,防洪排涝保安全。陈家圈沟、四清沟是西夏区重要的防洪排涝通道。在全球变暖气候背景下,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水体水质不稳定。银川市西夏区重点防洪排涝沟道(陈家圈沟、四清沟)治理工程计划通过清淤疏浚、护坡加固、生态修复等措施,对沟道进行全面治理。工程实施后,将有效提高沟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打造一条生态廊道,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代表建议要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沟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沟道畅通无阻。
兴泾镇,污水管网惠民生。兴泾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通过铺设污水管道,辖区污水最终纳入银川市第九污水处理厂处理,解决了镇区及周边安置区群众排水难问题,打通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为今后兴泾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保证。污水管网现已铺设完成,目前项目已完成形象工程进度的90%。代表们看到村里盖起的一栋栋二层小别墅,感叹人居环境从内到外绽“新颜”。这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代表建议,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加强对污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展望未来,生态西夏谱新篇。西夏区人大对水生态治理的调研,为西夏区水生态治理工作提供智慧力量。在后续的工作中,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西夏分局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水生态治理力度,不断完善水生态治理体系,提高水生态治理能力。一是强化监督执法,加大对水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企业排污的监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同时,要加强对水生态治理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运行效果。二是推进全民治水,加强水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水生态保护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水生态治理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生态治理的良好氛围。三是创新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水生态治理模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水生态治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水生态治理工作。
水生态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西夏分局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力推进水生态治理工作,有效提升西夏区水生态环境质量,守护碧水清波,共绘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