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环境服务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区生态环境重大项目建设及专项资金管理推进会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职能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强”能力作风建设。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结合实际,制定了五类措施,以优质生态环境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银川市北方清洁取暖、银川市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片区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工程、银川市第六污水厂片区再生水生态利用工程等项目实施。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结合银川市“十四五”期间及当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和信息化能力建设领域重点工作,切实储备一批符合资金投向、前期工作扎实、项目落地性强、资金绩效明显的工程项目,尽快完成前期工作,争取更多、更优的项目纳入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更多生态环保专项资金落实落地银川积极推进EOD模式建设,加快推进银川市东部片区生态环境引领经济发展EOD)项目实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二是切实增强生态环保服务效能,提升高质量发展服务水平。落实生态环保要素保障,将部分政府排污权储备量以优惠价格投放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线上交易,优化交易流程,保障新上项目所需指标。优先满足我市辖区内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排污权需求。守牢生态环境准入底线,积极配合生态环境厅开展“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方案更新,发挥生态优先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帮助企业分析研判,为项目选址选线提供决策依据,实现项目落地“加速跑”。强化环评中介机构管理,制定《银川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严厉打击环评弄虚作假行为,按季度对全市审批的环评文件编制质量进行抽查复核,为企业把好生态环保“第一关口”。

三是优化创新环境执法监管方式,增强高质量发展服务质效。优化环境监督执法方式,开展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动态管理,将环境管理水平高、环保信用评价佳、环境守法情况好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实行无事不扰。正面清单企业被双随机抽查到的,可免予现场执法检查,或通过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按照《银川市生态环境领域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免予行政处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送法进企服务活动,组织编印《生态环境服务指导手册》,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经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法律风险。建立由各行业领域专家、科研院所教授、环评工程师等组成的专家技术团队,常态化深入企业,对重点行业企业以业务培训、现场诊断等手段开展精准帮扶,破解企业污染治理难题。

四是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构筑高质量发展全新动能。加强帮扶企业指导力度,深入推进落实“千名干部包千企”工作,帮助企业吃透弄懂政策,用好用足政策。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63家企业开展绩效分级管理,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差异化管控。指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创建环境绩效A级,A级企业和引领性企业在重污染应急期间不停产限产,可以自主采取减排措施。激发企业绿色发展动力,指导园区和企业准确快速申报污染防治项目和“银川卫士”生态环境保护基金项目储备库,提升企业治污水平,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五是持续改善银川市生态环境,营造高质量发展引商留商环境。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态建设上示范引领,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蓝天碧水成为银川营商环境的烫金名片。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创建,指导闽宁镇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区域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锚定目标,加快西夏热电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三期改扩建、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无废”底色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单位:银川市生态环境局        承办单位:银川市环境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银川市兴庆区北京东路119号   联系电话:0951-8679806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1000022 ICP备案号: 宁ICP备190011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53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