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万里行”——信用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4-06-24

1.什么是信用?

用户因为履行诺言从而取得了他人的信任,这个就叫作信用。比如说个人信用报告,里面就记录了用户的各种信用信息。其中信贷信息主要是记录贷款、信用卡的借贷情况、还款情况,如果每期都按时还款,说明用户的信用很好,有较强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

与之相反,如果信贷记录中有大量逾期记录,那么说明这个人信用不良。

2.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社会法人的惩戒措施有哪些?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社会法人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予以惩戒:

(一)列为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

(二)向社会公开失信信息;

(三)撤销相关荣誉称号,撤销或者降低相关评估等级,禁止参与评优、评先;

(四)不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

(五)限制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

(六)不给予优惠政策或者财政资金补贴;

(七)严格限制新增项目审批、核准以及用地审批、矿业权审批等;

(八)不予批准设立信用担保机构等具有金融类业务的机构;

(九)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十)限制或者取消其参与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设备、公共工程项目、公共资源分配项目等招标投标活动,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矿业权招拍挂出让活动的资格;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惩戒方式。

3.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自然人的惩戒措施有哪些?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自然人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方式予以惩戒:

(一)列为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

(二)向社会公开失信信息;

三)撤销相关荣誉称号,禁止参与评优、评先;

(四)禁止报考公务员或者行政事业性岗位工作人员;

(五)暂停或者取消与失信行为相关的职业资格,缓评职称;

(六)取消相关社会福利、补贴和政府资金扶持;

(七)限制参加政府主导的各项招标,限制贷款;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惩戒方式。

4.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的高消费限制措施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5.要将闲置的信用卡及时注销?

持卡人申请的信用卡有些情况会收取年费,这些年费的欠费还会导致罚息和滞纳金,并且会写入征信。当信用卡不用时,记得及时注销。同时信用卡不宜过多,一般1-4张为宜,最重要的是及时还款,保持自己的好信用。

6.要定期查看征信?

信用的一个评价指标是征信,个人每年有两次查询征信的机会,建议可以一年查一次。这样可以实时掌握自己的征信情况,如果发现逾期,一定要及时还款。

7.要适度消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超前消费成了很普遍的现象,而常见的第三方借贷平台,如花呗、借呗、微粒贷等,在使用时更应该注意,要及时将欠款还清,不要一时花了“未来钱”而给自己引来更大的麻烦,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8.如果有人隐瞒、恶意串通或者捏造事实,可能导致人民法院错误判决、执行的,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虚假诉讼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驳回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审理查明属于案件虚假诉讼,依法驳回诉讼请求;原告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

2)司法惩戒。人民法院根据情节轻重对参与虚假诉讼的个人、单位予以罚款、拘留。公职人员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应当通报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鉴定人、公证人等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可以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督促及时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

3)赔偿损失。对造成他人损失的虚假诉讼案件,受害人请求虚假诉讼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应予支持。

4)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符合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定罪标准的,依法认定为虚假诉讼罪等罪名,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实施虚假诉讼犯罪,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诈骗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贪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9.我与他人签订合同时撒了谎,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候故意虚构事实或者隐藏真实情况,其目的是为了干扰他人做出意思表示。

欺诈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进而因错误而做出了意思表示。

合同欺诈的后果,行使欺诈行为的当事人一方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并且对于因欺诈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可以申请撤销,并要求欺诈方承担受欺诈方遭受损失的赔偿责任。欺诈的财产数额较大的,可能涉嫌成立合同诈骗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单位:银川市生态环境局
承办单位:银川市环境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银川市兴庆区北京东路119号
联系电话:0951-8679809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1000022
ICP备案号: 宁ICP备190011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185号
网站地图